校友情與事3
《陳維昭回憶錄:在轉捩點上》新書發表
![]() |
圖1:前校長陳維昭教授於70歲生日出版個人回憶錄,也是臺大創校81周年獻禮。 |
![]() |
圖2:福智青年社同學於新書發表會上獻唱表示祝福。 |
![]() |
圖3:和與會貴賓合影,左起陳正宏教授、何寄澎教授、李嗣涔校長、陳維昭教授、陳保基院長、賴英詔院長、黃榮村教授和陳泰然副校長。 |
![]() |
圖4:陳校長與夫人鰈鶼情深,傳為佳話。 |
本校前校長陳維昭教授在臺大81周年校慶日、也是他70歲生日當天,發表口述史《陳維昭回憶錄:在轉捩點上》一書,書中記錄了他的生命故事,如何從平凡家庭成長、求學,到臺大教書、看診、研究及擔任校長;他的一生與臺大淵源深厚,並且身處臺灣高等教育改革、乃至臺灣社會政治變動的重要轉捩點上,而他以自身的經歷見證了這個改革的過程。
前教育部長黃榮村稱讚陳校長有勇氣、敢面對挑戰、並具有判斷力,而且生逢其時,帶領臺大從社會燈塔轉型為一流大學,對國家產生重大貢獻。同時指出書中對臺大如何當為龍頭大學,學術與社會的互動,與政府維持緊張關係等,也都有非常淋漓的發揮,值得一讀。
陳校長的老同學、醫學院前院長李源德說,陳校長70年歲月裡有51年與臺大關係密切,這本書可說是臺大的珍貴史料之一。陳校長為人圓融寬厚,政通人和,有所為有所不為,如為捍衛學術自由保護李鎮源教授,在政黨輪替及為SARS防疫提國是建言等,都在書中忠實呈現,這本書也是陳校長的成熟人生的紀錄。
司法院賴明詔院長則引蘇東坡的三個老人故事,以「海屋添籌」祝賀陳校長生日快樂,他強調陳校長的回憶錄是一部成功的臺灣故事,敘述一個出身平凡家庭的鄉下小孩,如何憑著努力走出一條不平凡的路,足以惕勵來者,啟迪後進;這是出版本書最重要的意義,嗣後以「永憶江湖歸白髮,欲迴天地入扁舟」祝福陳校長與夫人。
陳校長表示,在70歲生日出版這本回憶錄,一方面是為了對自己有所交代,一方面也是為那個時代留下記錄。陳校長1965自臺大醫學系畢業,受到外科前輩陳楷模、洪啟仁、李俊仁等人影響,立志留在大學教書,1975年獲日本東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,是臺灣首位靜脈營養學專家。在李鎮源院長提攜下,返母校任職,1979年擔任連體嬰忠仁、忠義兄弟主治醫師,完成世界第一起三肢坐骨連體男嬰分割,將臺灣醫學的學術地位推向國際。1988年赴美攻讀醫院管理,取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碩士;1987年解嚴,教授治校風潮興起,1991年以壓倒性高票當選醫學院院長,1993年經普選當選臺大校長,首開先例。在12年校長任內,建立制度,收回校地,籌募校務基金,推動世界一流大學目標,為臺大拔尖奠定基礎。
他說:「我是鄉下小孩,害羞又自卑,一路慢慢走來,才有今天。」希望他的成長故事可以給現今充滿迷惘的年輕人參考。
近期迴響